读书笔记 / Notes

📕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以及短评。希望能逐步摆脱豆瓣。

分类参考

笔记和书评

微信读书导出的读书笔记格式不仅有缺陷,内容也有很多错误的地方。目前支持划线的展示,还没有评论(评论是当成划线展示的)。

preview

代码在这里,还很烂,慢慢更新吧:https://github.com/Lionad-Morotar/weread-exporter

这个页面还缺个书架前端,我想做成和微信读书同步。

2025

  • 《克拉拉与太阳》 @石黑一雄

并非诡计多端才是人性,天真的温暖机器人不应有如此下场。结局很圆满,但却是一出悲剧。
看到自己顺手给打的“科幻”标签觉得好笑。明明是未来已来,哲学没能跟上科技的发展。果真是“哲学家的贡献往往要等他们死后才能体现”,科幻之流通俗小说能把诺奖领了一点儿不冤。

  • 《世界因何美妙而优雅地运行》@约翰·布罗克曼

展现了广博的智慧和洞见,这是 21 世纪的必修课。 这本书相对较硬核。阅读方法:囫囵吞枣不可取,宜配合搜索引擎和 AI 使用,确保理解作者在说什么。

看到驹子用手捂着红扑扑的脸,就想到《情书》的封面。

短一些就更好了。

其他记录在豆瓣的

一本被包装成优秀科普的平庸的科幻点子集

有点意思

  • 《手机摄影笔记》@李硕

不错的入门书

  • 《万事法则》@[英]理查德·泰普勒(Richard Templar)

“微信公众号水平”的正确的废话。单纯数据来看,豆瓣的评分要比微信读书低很多。
其中某些法则也许是有效的,但作者的论证经常局限于以身边的人或事举例,没有逻辑可言。也并非没有有用的地方,我推崇作者的“要成为一个法则玩家”的观点。实际上陈词滥调也并不是“错的”,只是相比阅读法则,你更需要成为一个思辨的、能抽象思考总结规律的、灵活的聪明人。这才是法则玩家的真相。
本书是我的出版物阅读的一个里程碑,在这第 200 本书我想了解一下看畅销书的人脑袋里在想些什么。如果没有特殊目的,或者你是一个“聪明人”,那就别再继续了。

  • 《祈祷之海》@ 格雷格·伊根

读过的最好的科幻短篇

  • 《AI 绘画:Stable Diffusion 从入门到精通》@许建锋

本书最大的价值是描述了一个基础的生图工作流程,从找素材,文生图创建基本场景,再到 controlnet 控制结构,图生图重绘生成有价值的最终场景。鉴于近年来这块玩具发展迅猛,这个流程很快会被以蓝图技术为代表的工作流取代。在技术还没被颠覆的情况下,入门可以过一遍此书,无深入研究的必要。学习计算机软件更重要的是实践,期待作者的新书。

  • 《激荡十年,水大鱼大》@吴晓波

浪潮不会停止,正如历史不存在终结,时间裹挟一切,向下一个十年奔涌。作为时代的普通人,亦或是浪潮中的小虾,常被在其中激起浪花的领头鱼所震撼。这些企业,可以作为一个同时代的优秀标杆自勉。
企业史实际上就是企业家的精神史,其中某些精神,甚至能赋予最悲观者继续前行的力量,向时代的不确定性或无常发起挑战。开卷有益,开卷有益。

  • 《大力出奇迹》@王健平

同样是在概率中求解,寻求理性及寻求浪漫会导向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前者在概率中寻找确定性,适合资本,后者在冒险中追寻体验,适合人生追求。
书本身有许多问题,比如前几章的“没神硬造”,但鉴于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完整综合性资料,所以依旧是推荐。

  • 《架构师应该知道的 37 件事》@ 格雷戈尔·霍培 (Gregor Hohpe)

不到推荐的程度,有亮点但大部分内容都聊得很浅。
本书集合了作者多年来的架构经验(当然可以理解为某种“偏见”),充满比喻,算是有趣。因为书中所写皆基于作者的职业生涯,读到一些奇怪的内容后,总是想说“很难想象作者到底在企业 IT 经历了什么鬼。..”

  • 《软件设计的要素》@ 丹尼尔·杰克逊

微信读书有电子版了主要内容很平淡,作者似乎想抛开软件工程学并重新建立一套软件设计的基础概念(既书中的“概念”),在我看来这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对于开发人员来说,且不论已经有许多“working”的软件设计概念,抛开现实会遇到的工程问题的设计都是理想主义式耍流氓。作者显然意识到了自己犯的错误,也许是错误,所以附录中包含了工程学的讨论,只是作者不欣赏工程学遇到问题时的“不完美解”。
鉴于附录非常开阔思路,所以综合考虑推荐。

  • 《前方的路》@阮一峰

阮一峰的许多博文是很好的导读,他的文字兼具文艺的感性和理智的克制,同时保持简单。昨晚看到别人推荐,今儿收了书单一口气读完,好久没有这样酣畅淋漓的体验了。仔细回想起来,在几年前刚养成出版物阅读习惯的那会儿,第二本就是看的黑客与画家,也是十分好读。翻译也好,或者导读性质的博客亦或是杂文也好,保持文字简单好读,非常重要。阮老师是一位可敬的引路人。

  • 《趁生命气息逗留》@ 罗杰·泽拉兹尼

介于科幻和奇幻之间的小说,偏向奇幻多一些。也许是版本的问题,文字读起来并不流畅。《趁生命气息逗留》并没有相当惊艳的科幻逻辑,我认为其受好评的地方是点了圣经。相比封面,更喜欢本书结尾兰斯洛特的故事,同样点了经典故事。

  • 《零代码全民开发: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简道云团队
  • 《偶然的宇宙》@ 艾伦·莱特曼
  • 《神话的力量》@ 约瑟夫•坎贝尔 (Joseph Campbell), 比尔•莫耶斯(Bill Moyers)

没有背景知识阅读起来真的很困难。平均每万字花了一个小时十分钟的阅读时间。

  • 《时间》@ 奎多·托内利

不到“推荐”的程度

  • 《云彩收集者手册》@ 加文·普雷特-平尼,加文·普雷特-平尼

“但是,你错了。收集东西并不等于要拥有它。你甚至也不用去想如何抓住它。你要做的,只是去看,去记录。”,我真的在反思啦 hhh

  • 《天气的秘密》@ 特里斯坦·古利

云风林水虫鱼鸟兽,这些常见的东西,透露了许多关于天气的秘密,大部分时候,这些细节之处都被大脑习惯性忽视了

  • 《基本演绎法》@李媛媛,刘洪波,刘潋

前几章有不少错误

  • 《维莱特》@夏洛蒂·勃朗特
  • 《北欧神话》@茅盾,王浣 绘

老书重印,人物名等按照现代译法做了替换(但奇怪的是和百度百科中搜到的不同),应该是本不错的北欧神话入门

  • 《CSS 选择器世界》@张鑫旭

为选择器的使用方法展现了更多的可能性

  • 《三体 X》@宝树
  • 《大师的盛宴》@ 奥森·斯科特·卡德
  • 《注意力》@让-菲利普·拉夏 (Jean-Philippe Lachaux)

总能在情绪爆发前的一秒熄火,就像是第二个脑子把情绪夺了回来。原来这种注意力的控制和禅修是类似的呀。

  • 《让你在公司显得很能干的 52 种方法》@罗斯·麦卡蒙

这书名太大了,毁掉了内容。其实就是一本很短很小的散文集,讲了讲职场的边角料。从后记来看作者很想把自己职业生涯的“哲思”塞进去,可惜没能成功。

  • 《钓客清话(博物图鉴版)》@艾萨克·沃尔顿,查尔斯·科顿

挺不错的,像是观摩一出戏剧。在封城那会儿看到品鱼的章节时,垂涎三尺,真是巴不得长双翅膀飞去河边呐:"取一条鲤鱼,可行的话最好用活鲤鱼,用盐擦拭一番再用水冲洗干净,不要去鳞,直接剖开后去掉内脏,留下肝脏,带血放进小锅或者小罐里。取甘牛至、百里香、芹菜各半把,加点迷迭香或者其他香薄荷,混在一起扎成两三个小捆放进鱼锅里,再放四五个洋葱、二十只捣烂的牡蛎、三条鳀鱼,再往锅里倒进刚好淹没鱼身的红酒,加上适量的盐、丁子香、肉豆蔻、陈皮、柠檬皮。配好之后用猛火烹煮,熟透之后连鱼带汤盛在盘里,再在四分之一的鱼身上放点最新鲜的牛油。取两三个蛋黄,加点切碎的香薄荷,用汤勺把蛋黄和香薄荷搅匀,然后倒在牛油上面,最后挤上一点柠檬汁。这样的美味,您就好好享受吧。"

  • 《中国文学》@(美国)桑禀华
  • 《龙族Ⅲ》@江南

高中就漏看了这部,现在总算找机会补完了

  • 《抗炎生活》@ 池谷敏郎

日本人的科普味道都一个样

  • 《龙族Ⅲ》@江南

最大槽点:情节老崩所以只好用二货来救场,最后所有人都变成了二货

  • 《龙族Ⅱ》@江南
  • 《莫言的奇奇怪怪故事集》@莫言

盛赞《秋水》,其次是《木匠和狗》、《拇指铐》与《铁孩》。不要妄图从奇奇怪怪的故事中探究莫言到底想说什么道理,故事没头没尾没解释时的确可以是自洽的:信仰,隐喻与因果链是带来艺术感觉的灵丹妙药。
另,《藏宝图》的语言风格很奇妙,如同把连篇不带标点的字像打机枪一样打过来。开篇读得我犯困,但还是好奇这种语言风格是从哪里学来的。

  • 《Essential C++ 中文版》@ Stanley B·Lippman

受益匪浅

  • 《晚年》@(日)太宰治

一盒巧克力?

  • 《性学观止(插图第 6 版·全两册)》@ 贺兰特·凯查杜里安, 贺兰特·A·凯查杜里安

之前嘲讽贵州网约车不雅标语时被人反驳“胸什么时候成性器官了”,我当时查了许多资料发现确实是事实,没办法回应。现在我会告诉她,仅从解剖的角度去讨论性那可真是狭隘的视角。

  • 《三体Ⅲ》@刘慈欣
  • 《月百姿》@ 月冈芳年

这…我开的一瓶可乐都还没喝完就结束了

  • 《50:伟大的短篇小说们》@欧·亨利,契诃夫,都德,蒲宁,舒尔茨,波德莱尔,莫泊桑,马克·吐温,泰戈尔,海明威,福克纳,普希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爱伦·坡,伍尔夫,霍桑,毛姆,卡夫卡,茨威格,狄更斯,芥川龙之介,菲茨杰拉德,洛夫克拉夫特

之前看到 B 站有人批评这种黄黄的纸,我为他们感到惋惜。他们不明白这种纸很舒服,很软,可以带上床看,躺下来砸中脑袋也不疼。

  • 《消失的 13 级台阶》@ 高野和明
  • 《打开黑箱》@王欣

第一部分相当精彩,往后则科普的浓度变低,就成影评了。

  • 《索拉里斯星》@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

后半篇哲思很震撼,但不是那么好读,篇幅再短些就好了!为了填补人类和海相接触的背景知识,加了许多戏中戏。我已经开始回忆起看论文的恐惧了… 凯尔文在图书馆那会儿都要把我看睡着了。

  • 《费曼学习法(用输出倒逼输入)》@尹红心 李伟

哈,喝一口汤暖暖身子!

  • 《大脑帝国》@ 卡娅·努尔英恩

非常棒的科普书,介绍了包括大脑的进化史、记忆、人格、文化以及知觉等各方面的内容。只是稍微薄了些,内容也比较浅显,要是再长一些就好了!

  • 《时间旅行者年鉴Ⅱ:岁月裂隙》@【美】安·范德米尔&杰夫·范德米尔
  • 《三体Ⅱ》@刘慈欣

第一部高开低走,这一部铺垫冗长。期待第三部哇咔咔咔

  • 《画地为牢》@ 多丽丝·莱辛

冗长而无聊。

  • 《Processing 创意编程》@任远

讲得不错。代码有些错误,需要稍许代码基础。

  • 《后真相时代》@ 赫克托·麦克唐纳

不错,值得一读。

  • 《时间旅行者年鉴Ⅰ:时间之线》@【美】安·范德米尔&杰夫·范德米尔

其中一些不错。

  • 《七堂极简物理课》@ 卡洛·罗韦利
  • 《幻想图书馆》@寺山修司 (Terayama Shuzi)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 《技术的真相》@加拿大 厄休拉·M. 富兰克林

作者对技术有深刻的洞见。通过七篇简短的演讲,展示了技术如何塑造了社会、社会关系、时间、空间以及其创造出来的真实性和各种解构性力量。非常不错,值得一读。

  • 《沉思录》@古罗马 马可·奥勒留

看不下去了,再见。

  • 《麦肯锡笔记术》@ 大岛祥誉

要我说,问题就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本质问题也就是造成差距的直接、间接的阻力。把定义解释清楚,再额外探讨 5W2H 等方法,会好解释得多。明明一篇千字短文能概括的事,作者花了一百多页也没讲清楚。 不知道是不是日本人写的东西都这么啰嗦。多一星给排版

  • 《你一生的故事》@ 特德·姜
  • 《深网》@ 匿名者

稀烂

  • 《细胞生命的礼赞》@ 刘易斯·托马斯
  • 《C++新经典》@王健伟

不错,挺实用的入门书。

  • 《前端函数式演进》@邵丁丁
  • 《面向对象是怎样工作的(第 2 版)》@ 平泽章

不错的编程书。感觉日本人写的技术书总有一种独特的语言风格,废话多。

  • 《亲爱的界面 第二版》@瑞士 Lukas Mathis

从前听人说如果要系统性地学习某个领域,要先了解这个领域的基础知识骨架,再有针对性地提高单项能力水平。字典、大学教材等很容易被误认为是知识骨架,实则它们不是(abandon 这个词怕是一辈子忘不掉了)。尽管我读得书不多,但一直都有留意找到一本能作为骨架使用的书。翻开《亲爱的界面》的目录时,我心想,就是它了。

  • 《讲了 100 万次的故事·北欧(全两册)》@曹乃云 编译
  • 《探索设计中的灵感 植物美学》@
  • 《神话与魔法》@加拿大 约翰·豪
  •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 道格拉斯·亚当斯

以后我若要设计一门编程语言的话,就要加一个彩蛋;生命的意义 < 43 == TRUE

  • 《图解世界:科学的 100 件事儿》@ 亚历克斯·弗里斯 等

当了一回小孩子~~
吐槽:目录那两页的视觉指引设计的太糟糕了

  • 《信息设计之美》@ 乔尔·卡茨

作者应该是主交通图设计的,书中有大篇幅的关于地图、地铁图的讨论

  • 《凯尔特神话传说》@托马斯·威廉·黑曾·罗尔斯顿

本来想吐槽一下翻译,但是想了想,整理资料、翻译文献要比讲故事困难多了。

  • 《龙族Ⅰ》@江南

情节崩坏

  • 《维庸之妻》@(日)太宰治

短篇果然是长篇的试金石。

  • 《写作之书》@ 保拉·拉罗克,Paula LaRocque

书中许多建议主要针对英文写作。内容本身不错,不上四星的原因是翻译成中文后稍有失风味儿。

  • 《JavaScript 函数式编程》@ Michael Fogus

哦豁,评错书了,尴尬。..\n\n=====
非常好的一本书,从函数入手,介绍了许多引人注目的函数式编程技术(以及设计原则)。翻译并没有评论中的一星那么不堪,它比 Github 上一些出名的开源译本的翻译要好多啦。
哪怕只有一点函数式编程的经验,书中的代码都不算难以理解。这些例子能给使用 JS 进行数据处理带来非常大的启发。

  • 《一个人就一个人》@刘同
  • 《JavaScript 语言精髓与编程实践(第 3 版)》@周爱民

圈子里人称“绿宝书”,这不是一本简单的书,整体给人非常震撼,不过行文稍显啰嗦。五星表敬意。

  • 《Webpack 实战:入门、进阶与调优》@居玉皓 著

不错

  • 《javascript 之美》@Anton Kovalyov

尽管有些文章稍显过时老气,有些文章划水划地厉害,但这些瑕疵并不影响我极力推荐这本薄薄的小册子。这本小册子讲到许多有关 JS 程序员的信仰,它并不仅仅是《JS 精粹》这么简单。期待再版。

  • 《奔跑吧,梅勒斯》@(日)太宰治

《女生徒》中这种神秘的虚无感呐,不是谁人都能体会到的。

  • 《少数派报告》@ 菲利普·迪克

才看到 Kindle 会免了这本,几乎是一口气看完了。今早听说 2077 又要推迟发售,那今年只能多看些科幻度过空档期了。

  • 《八百万种死法》@ 劳伦斯·布洛克

像是在看 80 年代的科幻,有仿生人的感觉。两者最大的不同是,仿生人的宗教能救人灵魂,而八百万总死法中的宗教却是残害生灵的老手。书的封面太有意思了,盛赞。

  • 《超新星纪元》@刘慈欣

这写的是什么玩意儿(挠头 太失望了> 听说稿子改了很多版,不过但凡了解一点创作的人都知道,在别人的督促下,作品是越改越差劲的。

  • 《朝花夕拾》@鲁迅

回首重读鲁迅,看到的不颇多为社会残暴与人间疾苦,而是通过文字复原的一个生动有血有肉的鲁迅。

  • 《大教堂与集市》@ Eric S. Raymond
  • 《计算机科学精粹》@巴西 沃德斯顿·费雷拉·菲尔多

好书。简明扼要地把硬件软件的一些简单原理捋了一遍,更难得的是语言通俗易懂。

  • 《SEO 实战宝典》@丁士锋

对入门书籍来说确实可以了。内容浅显易懂,每一步骤都有截图,但是部分内容与时代脱节严重了。

  • 《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集》@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情节的比重比人物塑造要多了不少笔墨。这本书翻译可以,有几篇我没看懂的地方我特意对照了网上其它译本,都长这模样。书中把目录换成了各短篇的一句话情节概括,也没有标注页码没懂。

  • 《不可能的堡垒》@ 詹森·雷库拉克
  • 《久石让音乐手记》@ 久石让

杂志上的连载整理成篇,然后佐以一篇访谈和数页作品目录。

  • 《大雪将至》@奥地利 罗伯特·泽塔勒
  • 《我写我型:手写字体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三度出版有限公司

不错,有几张图片很模糊,总体很棒。 手绘字体一般用在和“手工”、“精致”、“冲击力”等词相关联的地方,所以感觉大的来说收录不了各式各样的丰富的用例。不过话又说回来,不同字体体现的性格应该会导致手绘字体应用场景不同,这点来看本书确实还有值得补充的地方。一些手写字体容易用计算机制作,而非绘制,这部分“手写字体”本书就没有收录。

  • 《现代平面设计巨匠田中一光的设计世界》@ 田中一光,朱锷 (编)

Wabi,Sabi,Suki,the essence of japanese beauty.

  • 《低欲望社会》@ 大前研一

没读过反方观点之前没办法评分。也许这就是经济评论家的写书风格,抓住自己认定的问题的本质就直接开口了。不过大部分人是写不出这种东西的,大部分所处的政治环境也是不支持写出这种东西的吧。

  • 《如何用 kindle 高效学习》@直树桑
  • 《田中一光自传(与设计一起前行)(精)》@(日) 田中一光

一开始翻了几页,觉得是很普通的一本传记,很普通的笔法。然后一想到书架上有本买来没看的《设计的觉醒》就脑瓜疼。
再看就不得了,居然熬着夜一口气看完了。太精彩了,从前两章平铺直叙的铺垫,到中间章节夹叙夹议不乏思考的恢宏的精气神,再回到尾声那几篇回忆录似的平静。没想到宗一的的写作水平如此了得,能从平实的语言中透视出横贯 70 年的时代感。合书那刻,我心里想,这不就正是宗一毕生设计理念在文字与笔法中的体现。
全场最佳是结尾的宗一好友的寄语,作为补充资料,点亮了一些自传中不那么轻易显现的几处。
书装帧不错,翻译也 nice,能察觉出几处校对疏漏。低分应该是一开始的节奏就被带偏了。我实在找不出低分的理由。满分给这位继往开来的人物,非常推荐。

  • 《孤独深处》@郝景芳
  • 《艺术·设计的色彩构成(修订版)》@ 朝仓直巳
  • 《乞力马扎罗山的雪》@(美)厄内斯特·海明威

读《印第安人营地》那篇我就对比了几个译本,总得感觉翻译和片段的删减都挺不错的。《大双心河》两篇,尤其是钓鱼那篇,确实没懂,害,真难。

  • 《娱乐至死》@ 尼尔·波兹曼

经典,书名给作品带来了谜之收益。理论的角度很好,立场却不可靠,害,说到底还是议论文的讲理具体要站在哪儿开始是个复杂的问题,完全没有写寓言那么好发挥,以至于波兹曼说自己完全比不上赫胥黎时我心里哈哈笑了两声。波兹曼抨击电视只是因为那个时代出现了很多关于电视的不堪入目的言论,这并不影响我们把他的理论再拓宽深掘一番,并代入现世。哦对了,好像我在去年就看过一本《互联网是如何使人浅薄》之类的书,虽然理论的角度有类似之处,但两者一比,高下立判,还是波兹曼的经典。

  • 《游戏的终结》@阿根廷 胡里奥·科塔萨尔

唯一的缺点是,我跟不上节奏。..

  • 《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修订版)》@ 朝仓直巳

害,可惜老爷子走得早,这理论再跨学科间打磨打磨我觉得会更加完美。
书中有一些翻译错误,或感觉还可以再斟酌一番的地方,但是总的来说瑕不掩瑜。

  • 《排版技术》@翟铭

主要普及了排版的一些基础知识,可以做入门用。希望能出二版,更新一些书中比较陈旧的知识。

  • 《治字百方》@左佐

唯一的槽点是:我真的看不懂文言文(大雾)。哭了,下次能不能把书写得再白话一些。

  • 《瓦尔登湖》@【美】亨利•戴维•梭罗

梭罗的自由是真正的自由; 梭罗的经济学是有生命的生产力; 梭罗的孤独——人没必要在游行和典礼中结对前行,而应随着自然的脉搏而呼吸——这是与宇宙的狂欢。
这是一本伟大的书。
装帧不错,翻译嘛我不懂。

  • 《设计法则 100》@王绍强

我们不需要更多观点。 装帧漂亮,但是内容平淡。

  • 《超越平凡的平面设计》@ 麦克韦德

不错,和《写给大家看的。..》的那个系列的书结合起来看十分有帮助。

  • 《小岛经济学》@彼得·希夫,安德鲁·希夫
  • 《御伽草纸》@ 太宰治

稍微对比了一下汤先生的译本,我觉得徐的译本要流畅一些,这本《御伽草纸》装帧及排版也是非常漂亮,十分推荐。没有五星的理由是,太宰治把每个童话新编的道理都阐述的过于清楚了,这显然是不信任读者的表现。

  • 《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土耳其 奥尔罕·帕慕克

薄;亲切;并不好读(也许是因为我还没尝试写过一本小说)。

  • 《弗兰肯斯坦》@ 玛丽·雪莱
  • 《动物农场》@ 乔治·奥威尔
  • 《艺术的慰藉》@ 阿兰·德波顿, 约翰·阿姆斯特朗

一星给作者,一星给议论,一星给设计,一星给装帧。若是把“议论”换成“散文”,兴许我才会满分推荐。

  • 《XWorld:未来进化》@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

还好是讨论的实录,而不是演讲与分享的实录,因为我喜欢严谨的议论,而不是充满假设的警告

  • 《巴黎评论•短篇小说课堂》@洛林·斯坦恩/塞迪·斯坦恩 主编

故事和语言本身一样伟大。我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把写作中文笔之于写作比喻为汽车座椅材质之于汽车的例子,现在想想才算真正的找到了反击的理由。语言一词包含了太多东西,它是故事的一部分。

  • 《哈佛经典谈判课》@【英】德雷克•阿顿(Derek Arden)

能体会到作者对人物的心理状态的感知的老练之处,但是也有种没有说尽的感觉。行文碎片化,故事叙述也缺乏独到之处,作为博文可行,强行成书缺了几分深度。

  • 《美丽新世界》@【英】奥尔德斯·赫胥黎

一看到《重返美丽新世界》有关人口过剩的那章就头疼。有些反感。

  • 《一想到还有 95%的问题留给人类,我就放心了》@巴拿马 豪尔赫·陈, 丹尼尔·怀特森

阔以

  • 《OPUS 作品》@ 今敏

期待动画

  • 《知觉之门》@ 阿道斯·赫胥黎

启示录

  • 《上帝掷骰子吗?》@曹天元

不错

  • 《现实不似你所见》@ 卡洛·罗韦利

不想把对«时间的秩序»那本书的短评再 copy 过来了

  • 《怦然心动》@文德琳·范·德拉安南

无法评价

  • 《永久记录》@ 爱德华·斯诺登 (Edward Snowden)

意义重于内容。第二部分写得有些不明白,跳跃地很快,质量与其它两部分有些差距。

  • 《山月记》@ 中岛敦

超一流作品。

  • 《呼吸》@ 特德·姜

喜欢其中的一些短篇。作者喜欢通过描写人物的“内省”去发掘故事的深刻性,不过看多了就稍显腻味。书中前面有些短篇让人映象深刻,但是同样的手法换到篇幅更长一点的文章或是篇幅极短的文章中就会让作者故事叙述技巧显得捉襟见肘。如果有半星的话,我觉得 3.5 星更适合表达我的推荐程度。

  • 《当呼吸化为空气》@ 保罗·卡拉尼什,Paul Kalanithi

除了生死,还能看到作者对人物联结的奇妙,人生意义的沉思,宗教与科学的哲思,家庭与工作的关系及行业背后等各种事物不乏深度的展示或讨论。除了故事本身的精彩,还能一瞥有关“预言”的神秘力量。

  • 《好好告别》@ 凯特琳·道蒂
  • 《海子的诗: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也许是思维运转的速度没有达到理想状态,我读不懂海子的诗中的意向。2.5 - 3

  • 《时间的秩序》@ 卡洛·罗韦利

有东西在我脑海里被摧毁,又好像是重造。无关科普,仅仅从优美的文字其中蕴藏的哲思角度而言,这就是一本太过美妙的书。
为啥不去写小说呢?立个小目标,捞个诺贝尔也不错啊 /笑

  • 《情人》@ 玛格丽特·杜拉斯

我第一次被小说虐了,不是因为冗长乏味的外国人名,而是因为晦涩难懂的跳跃式写作手法。

  •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美)菲利普·迪克

情节跌宕,层次丰富,笔力浑厚。

  • 《御伽草纸》@ 太宰治
  • 《局外人》@ 阿尔贝·加缪

感觉像是三幕式结构的中篇小说。内容很棒。译者评也很精彩。 只是我实在不喜欢第一部的描写,虽然说这一部分对刻画主人公局外人的生活占据重要的篇幅,但我宁愿这是一篇短篇。真正讨喜的东西在第二部分中,相比之下,第一部分实在有些索然无味。

  • 《活下去的理由》@ 马特·海格

我就在等这样一本书,没有普遍社科书籍中令人生厌的乏味实验,而仅以文字力量记录真实的这样一本书。书中结构像是随笔的编排,读起来不算累但是稍微有一些脱节,不过到最后居然有一丝恰到好处的意味。
我太喜欢快结尾时那几十小节颇有哲思的抒情写法了,不过我心里清楚,这是太多生活态度与思想与作者不谋而合所带来 的“偏见”。(从 4 星升至 5 星的主要原因)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修订版)》@二混子
  • 《2010:太空漫游》@ 阿瑟·克拉克

我原以为所有的好故事,都笼罩在预言的阴霾之下。太空漫游系列似乎是个例外,这次语言带来的不是阴霾,而是引爆木星的热浪。

  • 《三万年前的星空》@ 谷川俊太郎

所有隐秘的情感,都藏在星空里, 藏在夜星闪烁,天幕旋转的地方。
我在永夜的极光下, 踏上萧索冰川, 和它冻住的海。
寻找那些美好的情感, 种子般发芽的是幻象。
睁开双眼, 是三万年前的宇宙在翻腾; 闭上双眼,星星黯淡, 宇宙沉默如死寂, 只有你。

  • 《学会提问(原书第 11 版)》@ 尼尔·布朗 (Neil Browne), 斯图尔特·霍尔

看此书之前我一定是个小杠精,要不然我怎么会来追逐抬扛的大山?

  • 《游戏剧本怎么写》@(日) 佐佐木智广
  • 《一本正经又怪诞的行为心理学》@理查德•怀斯曼
  • 《橘子不是橘色的》@ 加里·海顿(Gary Hayden)

非常好读的入门科普。看完之后第一反应是对超人更加敬佩了哈哈哈哈。

  • 《重口味心理学 3》@姚尧
  • 《像世界一样宽广地活》@曹頔

掩卷后若有所思,便是好书

  • 《谜(不确定的游戏)(精)》@ 格雷格·科斯蒂基安
  • 《人生学校:爱情的真相》@(英)人生学校 编著

有人说爱情是热恋鲜奶和玫瑰,有人说爱情是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有人说爱情是知心相交。.. 很遗憾这些都不是,至少不完全是。

  • 《电车难题》@ 托马斯•卡思卡特
  • 《重口味心理学 2》@姚尧

朋友推荐的娱乐科普书,不错,有意思。初看以为是讲故事的畅销书,后来发现确实挺好的。

  • 《CSS 设计彻底研究》@前沿科技 温谦

挺老的书了。一些基础知识如盒模型和浮动讲得很通透,不过搁现在看这书名讲大了!适合设计师新手入门,程序员的话为什么不看权威指南呢 hhh 总的来说食之无大味弃之亦可惜

  • 《怪诞心理学》@ 理查德·怀斯曼
  • 《语言学的邀请》@ 塞缪尔·早川, 艾伦·早川

一本讲语言的书里面居然援引了文学、政治、经济、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物理、哲学的案例,作者是真的学识渊博。四点五星好评,若是再深入探讨我愿意五星力荐。

  • 《哲学的迷途》@(美)莫提默‧艾德勒

希望国内能再多些艾德勒的译本

  • 《绝对笑喷之弃业医生日志》@ 亚当·凯

3/5 篇幅的日记,2/5 篇幅的批评,满分的幽默水平背后是一群人对整个国家制度的抗争以及自己内心的挣扎。
五分吧,还是强烈推荐别人读的。

  • 《罗生门》@ 芥川龙之介

和以往看过的短篇相比,这本读着着实令我着迷又心累。芥川龙之介的短篇中描绘的细小微妙的情感,往往还需多仔细琢磨,更甚有时啥也揣摩不出来,这是若是不阅读注解或书评,根本无法继续阅读。题外话,我对《一个傻子的一生》那篇心生敬畏险些放弃阅读,好在注解来的及时。不得不说这个译版十分有心,从导读到译后记、选材、注解等多个角度而言都颇显心意,巧妙的呈现了一个颇为完整的芥川龙之介的形象。高分理所应当。

  • 《时光尽头》@珍妮·格林

选题、翻译都阔以,有几篇不是看的特别懂,书中也没有给出相应的注释,但总体来说质量不错。

  • 《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 石川啄木

没有就着人间疾苦一边呷一口酒,我很难体会到石川啄木的苦难和哀痛。但是这些以血写成的诗歌,其间蕴藏着无穷情感,并不出乎意料地温柔地和我相通。有时候是触景伤情——冰川下冻住的河流,树林里响起索索风声,闪光的海面倒映着冬天的月。有时仅仅是为的琐事烦恼——有没有那一种药?淡绿色的,喝了会使身体像水似的透明的药?感慨之余,忽然想到当初是想看双语版来着,顺便学习些日语也好。不得不说的是,这版的翻译很精彩,恰到好处。

  • 《前端工程化:体系设计与实践》@周俊鹏

好几口气才看完,前面的概念的部分有点过于枯燥,不过后面涉及到技术的部分讲的挺清楚的。总的来说还行 ~

  • 《日本未来时》@ 真澄· 华盛顿 编, 尼克·马马塔斯 编, 飞浩隆, 小川一水, 伊藤计划, 刘宇昆, 菊地秀行, 円城塔, 菲丽希蒂·萨瓦奇, 戴维·莫尔斯, 蕾切·斯沃斯基, 帕特·卡迪根, 凯瑟琳·M·瓦伦特, 叶卡捷琳娜·塞蒂亚, 布鲁斯·斯特林,圆城塔

最近都在看日本相关的作品,就连这本科幻短篇也是。\n《日本未来时》不仅有孤寂的宇宙行星和涂满绚烂花纹流浪的机甲,它给我更大的感受是可遇不可求,刹那间自我联结万物,宛若神性一般的物哀美学。
太漂亮了,内容,封面,书签,一本满足!

  •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

90/100 可能是先读鲁迅的杂文使我患上了心力不足的症状,小波书中展现的那种独特的黑色幽默气质,倒成了管用的一味良药。我能在小波身上找到一些与自身相仿的气质和价值观,令我欣喜又畅快。尽管还没到要成为做小波“门下走狗”那种地步,倒是也是满是欢喜——首先是读杂文要比读小说有劲道多了,写的明白,讲得清楚,再好不过。若是能旁征博引,据理力争,对我而言那简直完美,五星好评不为过。再是本书除了杂文,还有大篇幅的序跋,两种文体中高频出现的一些词可以结合起来还原作者接触的作品及他的“有趣”的世界观。十分有继续探索的价值 hhhh

  • 《人类群星闪耀时》@奥地利 斯蒂芬·茨威格

第一章后弃坑,并不是书的问题。而是书中大量地理位置名词,人物名词然后我感到迷茫,束手无策。我记得上一次碰到这种情况,还是巴拉巴西的<爆发>,也是看得脑瓜疼。至于第一章能看完,存粹是因为玩过大航海的游戏,对大航海这段历史有着迷之喜爱之情。天晓得我为什么会点进来看这本,天晓得我什么时候会再捡起来看。因为没有看完,留个三星中评。

  • 《JavaScript 面向对象精要》@Nicholas C. Zakas

对这本书期望挺高的(主要是封面和作者不错啊 ~ 可以 是熟悉的红宝书味道 86/100 ~

  • 《JavaScript 忍者秘籍》@John Resig,Bear Bibeault

第一版距现在(2019)有些时候了,不过大佬写的书就是不一样:除了浏览器兼容性那部分有些与现代 JS 脱节之外,JS 本身的那部分高级特征讲得很清楚,代码与解析都很 nice。无比期待第二版的阅读体验 ~

  • 《JavaScript 启示录》@Cody Lindley

总的来说还行 55/100 的样子。比较不错的地方是作者能用一些简单的代码,把一些 JS 原理描述出来,并且狼吞这本书后发现有好些内容确实挺有帮助的。缺点也很明显,作者写书简直就想记博客,再加上书中知识点深浅不一,有点难受。书名叫「启示录」过分了哈哈哈

  • 《编写可维护的 JavaScript》@美国 尼古拉斯·泽卡斯

总的还说赶 jio 不错,整书主要分三个段落,1⃣️首先是基础代码风格部分,作者比较了几种常见的代码风格并描述了其某些优缺点供读者参考。2⃣️第二部分应该划分为 JS 一些高级特征下的代码风格,讲得不错。3⃣️最后一部分大致为如何使用一个叫 Ant 的构建工具对代码进行管理,我有点想吐槽作者的编程工具的倾向性,构建工具(或者任务流工具)不选用 Webpack 或是 Gulp,与当下前端环境脱节有些严重了 hhh。🌟豆瓣的评分颗粒度太大了些 TOT,如果是 10 分制我觉得 7 分比较合适些。如果图书再版替换某些脱节内容的话,那么毫无疑问是满分好评啦~

  • 《JavaScript 语言精粹》@Douglas Crockford

薄薄一本,又充满学识的书,其中也有些很值得体会把玩的编程经验。五星推荐。倒是若说到编程实践,我一定会选择 JS 忍者秘籍 hhhh

  • 《TIGER×DRAGON1!》@ 竹宫悠由子 著, 泰 绘

感觉动画更有意思些~

  • 《心理罪:城市之光》@雷米
  • 《心理罪》@雷米
  • 《如何阅读一本书》@ 莫提默·J. 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

该怎么评价呢 hhhh... 看电子书和看纸书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所以方法论这种东西也是会过时的,得随实际情况应变。至于书中描述的方法是否能实际运用,感觉与读者自身水平关系很大。就像看记忆魔法书看学习之道那些书籍,我经常会有“顿悟”的感受,在那一刻会有种通过书中文字找回自我的感觉,然而令我遗憾的是我在此书中鲜找到自我,也许再看十年书培养培养感觉?~

  • 《乌合之众》@ 古斯塔夫·勒庞

有些观点还是挺有意思的

  •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高铭
  • 《史蒂夫·乔布斯传》@ 沃尔特·艾萨克森

哦~ 好书~ 读传记给人带来的那种穿越时空的错觉真是让人留念。我还记得我坐在乔布斯旁边吸过致幻剂 hhh

  • 《水知道答案》@江本胜
  • 《尖叫感》@马楠

不错 非常具有启发意义 (当然 实践价值更大)hhhh

  • 《老人与海》@ 欧内斯特·海明威
  • 《深入浅出 Vue.js》@刘博文

确实是深入浅出,用很简短的代码就呈现了一个近乎完整的模板解析过程,但由于 Vue2 其它部分代码更简单一些,其它章节读起来就稍显乏味了。希望在新书中看到更多作者对软件设计、软件工程相关的理解。

  • 《人月神话》@ 弗雷德里克·布鲁克斯

应该多看几眼的~ 忘了很多惹

  • 《三体》@刘慈欣

借了来实体书一口气看完了,非常不错,喜欢科幻的不能错过

  • 《龙族Ⅲ》@江南

我的挚爱

  • 《浅薄》@ 尼古拉斯·卡尔
  • 《你不知道的 JavaScript(上卷)》@ Kyle Simpson

力荐 得找机会再补补~

  • 《高性能网站建设指南》@Steve Souders

好书啊~ 拯救了我的毕业论文 hhhh

  • 《爆发》@ 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

我记得好像是看到一半弃坑了,对我来说最困难的地方在于记住歪果仁那些长长的名字~

  • 《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第 3 版)》@ Robin Williams
  • 《心流》@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精彩~ 读到精彩篇章时那种感同身受的感觉至今难忘

  • 《谁杀了她》@(日) 东野圭吾

没看懂~ 讲道理我应该再看一遍

  • 《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 克里斯多福•孟

想看一本同名书,不过因为 Kindle 会免一激动看叉了|ω•`) ~ 本书的前三章还是有些意思的,四五章觉得草率了一些。书中对自我、灵魂、爱这些名词的解释感觉像蒙着一层纱布。而作者作为一个“不断摔跤”的实践者,我感觉他已经触摸到了亲密关系中问题的存在,并提出了问题,可是由于没有建立在学术的根基上,没有很好的解决以及总结问题。希望我在其他书中能找到解决方案 ~~

  • 《破耳兔:你不完美的样子也很好》@麦可洛克
  • 《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 莫泊桑
  • 《黑客与画家》@ Paul Graham
  • 《学习之道》@ 乔希·维茨金
  • 《銃夢 09》@木城幸人
  • 《銃夢 08》@木城幸人
  • 《銃夢 07》@木城幸人
  • 《銃夢 06》@木城幸人
  • 《銃夢 05》@木城幸人
  • 《銃夢 04》@木城幸人
  • 《銃夢 03》@木城幸人
  • 《銃夢 02》@木城幸人
  • 《銃夢 01》@木城幸人
  • 《国王 武士 祭司 诗人》@ 罗伯特·摩尔, 道格拉斯·吉列

虽然说引证丰富,有些章节段落描绘的并不清晰,同时栗子也颇经验主义化了,同时,我在书中常看翻译不妥当的地方,尤其是前半部分。总的来说,是一本不错的荣格原型心理学启蒙书,并且对了解自身的内驱力做了很棒的科普。

  • 《人间失格》@太宰治

太宰治能用平白的描述,穿透时间与空间,让读者产生莫大的共鸣。日本文学入坑的第一个作者,我被他深深震撼了。

  • 《啊哈!算法》@啊哈磊

豆瓣备份

豆瓣数据导出用的是一个浏览器插件,叫 “豆伴”


Copyright © 2024 Lionad - CC-BY-NC-CD-4.0